当当不一样!近期报道,广州,一女子办了张信用卡,每月都在还款日还款,6年之后,女子偶然翻开账单,这才发现,银行一直在收她利息,6年时间扣走她一万多块元,女子联系客服,客服说她没在还款日还款,女子在APP里一看,这才发现,还款页面有一行小字: 今日还款,次日到账,女子大怒,银行从未通知过,谁能知道会是这样?结果令人意想不到! 对于广州的周女士(化名)来说,信用卡一直是她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帮手,自从18年办了这张卡,她就养成了一个习惯:每个月账单一出来,她都会在还款日当天,把欠的钱一分不少地还清,从来没有拖过欠款。 她以为只要按时全额还款,就不会有利息和罚款,觉得信用卡用得很安全,可今年,她突然发现账单上多了一笔“消费利息”,越往前翻账单,她越吃惊,六年来居然累计了超过一万两千元的利息。 她想不明白,自己从来没有逾期过,为什么账单上会出现这么多利息,于是她联系了银行客服,结果客服告诉她,实际上她并没有真正算是“按时还款”,这个说法让她更加困惑,也让她开始认真查找原因。 周女士仔细查看手机银行的还款页面,发现有一条很不起眼的提示:“23点前还款,次日到账;23点后还款,顺延一天到账。” 就是说,虽然她在还款日当天就把钱付了,但实际上银行要到第二天才能收到这笔钱,在银行的系统里,这就算是晚了,属于逾期还款,开始收利息和罚金。 这条规则她之前从未被明确告知,银行也没用显眼方式提醒过,更令她气愤的是,别家银行一般都有三天的宽限期,还会主动提醒客户。 而这家银行不仅没有宽限期,且宽限期需要客户主动申请才有,六年来她产生利息银行也没给她打过任何提醒电话或短信。 周女士觉得,这种把关键收费信息隐藏起来的做法不公平,自己作为普通用户根本没法预判,还被偷偷扣走这么多钱,银行没做到“显著提醒”的义务,明显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。 她本来想算了,但家人鼓励她要争取公道,于是她要求银行退还这六年来扣的全部利息,银行虽然减免了部分利息,并调整了计算方式,但周女士对结果并不满意,仍在继续维权,想要一个彻底的说法。 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,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,很多人开始检查自己的账单,发现类似问题并不少见。 周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,金融服务在方便生活的同时,背后隐藏的复杂规则和信息不对称,可能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蒙受损失,大家在使用信用卡时,一定要多留心,不要被小字和复杂条款蒙蔽了眼睛。 信源:闪电新闻